春痘即寻常痤疮(简称痤疮),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。有多种不同的名称:粉刺、酒刺、暗疮、青春痘等,或者干脆叫痘痘。中医则称为肺风酒刺。发病原因还不是完全清楚,但医学上公认的发病机制包含有以下四点。
1、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
痤疮(青春痘)患者皮肤细胞角化的终末阶段发生障碍,该脱落的漏斗部角化细胞不崩解脱落,导致毛囊漏斗部导管角化速度加快,形成微粉刺。
2、雄性激素与皮脂腺亢进
雄性激素可促进皮脂腺发育和分泌,是痤疮(青春痘)发病的基础。但是青春痘的发生并不是由于雄性激素的简单增多引起的,事实上患者几乎都没有内分泌的异常。而可能是皮脂腺中酶的活性或受体的亲和力增高的缘故。
3、毛囊皮脂腺中微生物的作用
与痤疮(青春痘)关系
密切的是痤疮丙酸杆菌。该菌通过产生游离脂肪酸和多肽类物质,引发炎症。
4、炎症及患者的免疫反应
即便是临床上看上去没有炎症的粉刺,在病理层面来看也能找到炎症的迹象。痤疮的炎症还有以下特点(1)炎症更趋向于慢性迁延;(2)炎症常常以瘢痕结束;(3)不同个体间炎症的差别非常巨大,即便同一个体,不同毛囊间炎症程度也相差。痤疮炎症的这些特点,使得痤疮本身在治疗的反应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。部分患者,特别是爆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患者,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。
以上四个发病环节虽然得到广泛的公认,但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足以单独致病。需要强调的是很多广告和宣传为了各自的商业利益,总是把痤疮的发病机制简单化,往往归结于某种单一原因,以说服患者购买其推销的药物,这些是误导,患者要注意识别。
另外,还有很多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痤疮(青春痘),医学上叫做诱发因素(注意它们并不是病因哦),通常有:
(1)长期接触油脂、沥青等;
(2)接触某些化学物质,如氯、溴等;
(3)使用某些药物,如雄性激素、皮质激素、锂剂、硫唑嘌呤、利福平等;
(4)所有能增加皮肤炎症的因素,如酒精、辣椒等。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被夸大甚至误解了,其中主要的是食物。机体在劳累的情况下,各种疾病包括痤疮(青春痘)都有可能加重,因此很多痤疮(青春痘)患者常常诉说熬夜会加重痤疮。
护肤:敏感肌肤、发红发烫、红血丝、激素脸修复、肌肤过敏、等等皮肤问题,